《关于印发柳州市瓶装液化石油气“最后一公里”配送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政策解读
《关于印发柳州市瓶装液化石油气
“最后一公里”配送改革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
瓶装液化石油气“最后一公里”是指从燃气企业网点到用户居民家中的瓶装气配送、服务、充装、运输等环节。我市现有瓶装气企业23家(含五县及柳江区),从业人员约1615人,年销售液化石油气约22000吨左右。近年来瓶装液化石油气市场总体规范有序,但是也存在着配送不到位、安检不规范、用户认同感较低、黑气销售屡禁不止等问题。2024年10月15日,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自治区公安厅自治区 交通运输厅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 广西消防救援总队印发《全区瓶装液化石油气“最后一公里”配送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桂建城〔2024〕24号),提出加强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瓶装液化石油气钢瓶管理。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柳州市瓶装液化石油气“最后一公里”配送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以实现进一步规范瓶装液化石油气企业经营配送行为,督促企业履行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燃气企业常态化入户安全检查,有效打击无证经营“黑气”行为,遏制瓶装燃气市场乱象。
二、《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主要任务
1.统一配送服务平台,实现全程溯源跟踪管理。燃气企业需建立统一购气、送气和服务呼叫平台,通过平台提供配送服务,不得直接接受用户要求。实施用户实名购气制度,取消自提购气,签订供气合同。用户信息整合至气瓶溯源系统,实现信息查询功能。企业要完善气瓶溯源系统,接入智慧监管平台,共享信息。
2.统一配送车辆管理,严格规范配送行为。燃气企业应选择符合规定的正三轮摩托车或电动三轮车作为配送车辆。配送车辆需办理注册登记上牌,车身漆涂二维码,仅用于瓶装液化石油气钢瓶配送。配送车辆与人员要对应,变动时需备案。
3.统一配送人员,落实随瓶安检制度。要求各燃气企业要建立本企业统一的购气、送气和服务呼叫平台。通过统一的呼叫平台提供配送服务,杜绝用户自提气瓶。同时要求各燃气企业重新登记、整理、核实用户档案,与用户签订供气合同,并整合至气瓶溯源系统,整合后的气瓶溯源系统和气瓶配送系统将逐步纳入主管部门监控系统。
4.强化打击非法充装、经营、配送“黑气”行为。相关部门加强执法联动,全链条监管,建立跨部门监管和联合执法机制,实施打击“黑气”专项行动,查处非法充装、经营、配送等行为,涉及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实施步骤
计划按工作部署阶段、组织实施阶段、改革基本实施阶段三个阶段组织实施,从2025年4月开始,到2025年9月配送改革基本到位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