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集中施策 稳步推进农村改厕改厨工作

  发布日期: 2018-10-31 14:19   

相对集中施策  稳步推进农村改厕改厨工作

 

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村“两改”(改厕,改厨)项目建设,助力“美丽柳州宜居乡村”活动取得积极成果,2018年,我市主要采取相对集中施策,稳步推进农村改厕改厨项目建设,收到良好成效,得到了自治区的充分肯定,并于6月底在我市融安县召开了全区改厕改厨现场工作会议,全区各市一起分享了柳州经验。自治区今年下达我市“两改”任务均为68050户,截止今年10月中旬,我市改厕项目已开工57164户,开工率84.00%,完工45559户,完工率66.95%;改厨项目已开工57097户,开工率83.90%,完工45301户,完工率66.57%。目前我市“两改”项目进度均排在全区前列。我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凝聚合力,实施“四轮驱动”模式

柳州市把农村改厕改厨工作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摆上市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真正把农村改厕改厨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一是领导带动。农村改厨改厕项目建设开展以来,迅速召开启动会、多次召开推进会、培训会,对农村改厨改厕活动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并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和对策。各级领导走村入户考察调研农村“两改”工作,推动“两改”项目落实。二是部门联动。改厕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多个部门,单靠哪一方面都是做不好的,需要相关各部门齐抓共管。我市每季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农村改厕工作,发现问题,立刻解决。三是层层发动。将“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2018年印发约10000份“两改”宣传图册分发到农户。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报刊和宣传标语等媒介,广泛宣传“两改”的重要意义、进展和经验做法。引导群众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四是考核促动。认真落实“一月一督、季度抓考核”的工作机制。要求县区每个月如实上报进度,所填报的数据要详实,绝不允许弄虚作假,并根据工作完成进度进行排名通报,对工作进度滞后、工作推进不力的县区进行通报,并对主要责任人及相关人员进行约谈。

二、集中试点,探索“政府+企业+农户”模式

为了抓好试点工作,我市采取“四集中”的方式,积极探索“政府+企业+农户”模式。一是集中企业参与。我们把有意参与两改项目建设的企业,不论亲疏,不拘远近,集中起来一起探索,搭建“政府+企业+农户”模式构架,明确具体操作细节。二是集中合作方式。主要分三个层面开展合作。首先,县级主管部门研究出台与企业合作实施方案,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其次是各乡镇与企业集中签订总的服务协议,明确乡镇的总任务、总价格、总要求、总目标。再次是乡镇根据村屯群众的实际改造任务和改造内容,组织群众集中与企业、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三方协议。三是集中统一施工。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贫困人员家庭和劳动力缺失家庭,我们组织村委干部、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及相关群众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整村整屯集中施工,提高效率。四是集中拨付项目补助资金。根据《自治区住建厅  财政厅关于规范“基础便民”专项活动农村改厕改厨工作操作流程和补助资金拨付管理工作的通知》(桂建村镇〔201796号)精神,乡镇人民政府与相关企业协议,将改造项目打包给企业,改造农户出工出力,配合完成项目改造,待验收合格后,从乡镇财政账户将项目补助资金集中拨付给企业,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三、引导推广,积极采用成功试点模式

去年十月份在融安县集中试点,探索出了“政府+企业+农户”的成功模式,为了使该模式在全市“两改”中发挥出最大效果,我市在推广上做到了“四个引导”。首先是行业引导。市县住建部门是抓“两改”工作的牵头部门和行业指导部门。要求各县区借鉴推广使用融安模式。其次是基层引导。乡镇干部和村屯骨干包括驻村干部引导农户接受使用新型产品。再次是企企引导。如净邦等相关企业也主动作为,积极到我市的相关县区对接、沟通合作模式。第四是农户引导。我们在已使用“政府+企业+农户”模式的农户中,引导相关满意的农户帮助宣传引导,通过他(她)口中说出这种模式方便、价廉、快捷等优势,更容易使更多农户自愿接受使用“政府+企业+农户”的改造模式。


绩效宣传

相对集中施策 稳步推进农村改厕改厨工作

2018-10-31 14:19

相对集中施策  稳步推进农村改厕改厨工作

 

为了更好地推进农村“两改”(改厕,改厨)项目建设,助力“美丽柳州宜居乡村”活动取得积极成果,2018年,我市主要采取相对集中施策,稳步推进农村改厕改厨项目建设,收到良好成效,得到了自治区的充分肯定,并于6月底在我市融安县召开了全区改厕改厨现场工作会议,全区各市一起分享了柳州经验。自治区今年下达我市“两改”任务均为68050户,截止今年10月中旬,我市改厕项目已开工57164户,开工率84.00%,完工45559户,完工率66.95%;改厨项目已开工57097户,开工率83.90%,完工45301户,完工率66.57%。目前我市“两改”项目进度均排在全区前列。我市的主要做法是:

一、凝聚合力,实施“四轮驱动”模式

柳州市把农村改厕改厨工作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摆上市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真正把农村改厕改厨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一是领导带动。农村改厨改厕项目建设开展以来,迅速召开启动会、多次召开推进会、培训会,对农村改厨改厕活动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梳理,并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和对策。各级领导走村入户考察调研农村“两改”工作,推动“两改”项目落实。二是部门联动。改厕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多个部门,单靠哪一方面都是做不好的,需要相关各部门齐抓共管。我市每季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农村改厕工作,发现问题,立刻解决。三是层层发动。将“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2018年印发约10000份“两改”宣传图册分发到农户。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报刊和宣传标语等媒介,广泛宣传“两改”的重要意义、进展和经验做法。引导群众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四是考核促动。认真落实“一月一督、季度抓考核”的工作机制。要求县区每个月如实上报进度,所填报的数据要详实,绝不允许弄虚作假,并根据工作完成进度进行排名通报,对工作进度滞后、工作推进不力的县区进行通报,并对主要责任人及相关人员进行约谈。

二、集中试点,探索“政府+企业+农户”模式

为了抓好试点工作,我市采取“四集中”的方式,积极探索“政府+企业+农户”模式。一是集中企业参与。我们把有意参与两改项目建设的企业,不论亲疏,不拘远近,集中起来一起探索,搭建“政府+企业+农户”模式构架,明确具体操作细节。二是集中合作方式。主要分三个层面开展合作。首先,县级主管部门研究出台与企业合作实施方案,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其次是各乡镇与企业集中签订总的服务协议,明确乡镇的总任务、总价格、总要求、总目标。再次是乡镇根据村屯群众的实际改造任务和改造内容,组织群众集中与企业、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三方协议。三是集中统一施工。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贫困人员家庭和劳动力缺失家庭,我们组织村委干部、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及相关群众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整村整屯集中施工,提高效率。四是集中拨付项目补助资金。根据《自治区住建厅  财政厅关于规范“基础便民”专项活动农村改厕改厨工作操作流程和补助资金拨付管理工作的通知》(桂建村镇〔201796号)精神,乡镇人民政府与相关企业协议,将改造项目打包给企业,改造农户出工出力,配合完成项目改造,待验收合格后,从乡镇财政账户将项目补助资金集中拨付给企业,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三、引导推广,积极采用成功试点模式

去年十月份在融安县集中试点,探索出了“政府+企业+农户”的成功模式,为了使该模式在全市“两改”中发挥出最大效果,我市在推广上做到了“四个引导”。首先是行业引导。市县住建部门是抓“两改”工作的牵头部门和行业指导部门。要求各县区借鉴推广使用融安模式。其次是基层引导。乡镇干部和村屯骨干包括驻村干部引导农户接受使用新型产品。再次是企企引导。如净邦等相关企业也主动作为,积极到我市的相关县区对接、沟通合作模式。第四是农户引导。我们在已使用“政府+企业+农户”模式的农户中,引导相关满意的农户帮助宣传引导,通过他(她)口中说出这种模式方便、价廉、快捷等优势,更容易使更多农户自愿接受使用“政府+企业+农户”的改造模式。